华人小孩

 找回密码
 您好~~点击这里注册
搜索
查看: 32617|回复: 28
收起左侧

[闲话] 有人深度八陶哲轩(Terrace Tao)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 0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华人小孩吧,为您和您的孩子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您好~~点击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华仁 于 2013-7-31 23:09 编辑

斯坦福大学的崔教授,每年都被北美各大中文网站拎出来八一八,大约因为学术成就和风流韵事都达到一定高度的缘故吧。而陶哲轩这位智商230,获奖无数的数学天才在私生活上循规蹈矩,却让人无从八起。正如Liuxiaochuan在他的博客说的:我们中文材料的匮乏,部分的因素还是大家浅尝辄止的态度。很多人习惯对什么事情都听个热闹,总是说,哦,那是天才,跟我没有关系。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经 验都是很普遍的!其实,陶哲轩的成长本身就应当引发更多的讨论。
terry71.jpg


在深度八卦之前,我先来为没有听说过陶哲轩这个名字的朋友做点小小的科普
首先是简单的时间表:
Terence "Terry" Chi-Shen Tao 陶哲轩
2岁 父母发现他教一群5岁的孩子用积木学数数和字母
7岁 开始上高中,并开始自学微积分
9岁 开始大学的课程学习
10\11\12岁 参加国际奥林匹亚数学竞赛分别获得铜牌、银牌和金牌,迄今为止依然是该赛年龄最小的金牌获得者
16岁 获得弗林德斯大学本科学位
17岁 获得弗林德斯大学硕士学位
21岁 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24岁 被洛杉矶加州大学聘为正教授

其次私人资料:
Terence "Terry" Chi-Shen Tao 陶哲轩
出生日期:17 July 1975 (age 38)
现居住地:加州洛杉矶
国籍: 澳大利亚和美国
语言: 英语和粤语
父母:陶象国(Billy Tao)和梁蕙兰(Grace Tao)
兄弟:大弟陶哲渊Nigel,
小弟Trevor
妻儿:劳拉(Laura,韩裔)、威廉(Willia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erry, Nigel and Trevor Tao in 1999    Source: The Australian


Krishna Alladi and his wife Mathurawith Terence Tao and his wife Laurain front of the bust of Ramanujanat SASTRA University in Kumbakonam  source: http://www.math.ufl.edu

                                                                                
陶哲轩获奖很多,其中包括2006年获得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

陶哲轩的个人主页http://www.math.ucla.edu/~tao/
陶哲轩的研究博客http://terrytao.wordpress.com/

百度关于陶哲轩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432426.htm
维基百科关于陶哲轩的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rence_Tao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0: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liuxiaochuan的博客里贴了陶象国给他的陶哲轩于9岁时写的一篇演讲全文,链接在这里(见下面的评论)。

刘小川的翻译
http://liuxiaochuan.wordpress.co ... %E5%BF%86%E2%80%9D/
“我的回忆”
(这篇短文写于1985年,作者是陶哲轩。本文来源于当年陶给一些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们的一次公开演讲。本次活动是由Purdue大学数学教育学教授Prof Grayson Wheatley所发起。)

Grayson Wheatley 教授让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对童年的回忆以及一些我自己的经历. 我没有很多令人激动的故事可讲,而且爸爸一会儿要从他的方面谈谈我. 尽管如此,的确有很多的记忆对我非常珍贵,其中一些讲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另一些很有趣,而大多数的记忆对我都是很有益的。我觉得还是我自己来讲更好一些。

几 年前,我第一次坐下来做一个洲际的数学竞赛. 尽管时间限制有两个小时之多,我仅仅在20分钟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我试图设计一种办法来计算pi(π)的值.  后来,妈妈发现我做了什么,就问我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检查检查。我说,“我在等着得到奖励呢”。 显然,我没有什么奖励可拿,而且为这件事我还郁闷了一段时间,再后来,爸爸发现我的错误答案多是由于计算的“马虎”。从这个事上,我学到了教训,在考试的 时候我应该好好计算一下时间,还应该好好的检查,可是一直到现在,我后边这点依然做得不好。

最吓人的一次经历是在三年前,我在伦敦地铁站 走失了。那时妈妈和我正等一辆地铁。一辆车开过来,我一下子就跳了上去。结果妈妈正在检查路线是不是正确,没 看见我。我使劲喊妈妈快点上来,可是车门关了,来不及了。妈妈对我喊些什么我却全然听不到。幸而,一位善良的阿姨坐在我的旁边。她告诉我说,妈妈想让我在 下一站就下车然后在那等着她。这位好心的阿姨甚至亲自带我下了车,还去找了站长,我非常感谢她。可是还是很害怕,浑身发抖,不敢说话,直到妈妈找到了我。 我的教训是:不能在陌生的地方跑来跑去的,而且要“跨步前,先看路”。到今天,我仍然偶尔会做恶梦,想起伦敦地铁站的这件事儿。

有几年我一直由一个咬圆珠笔头的坏习惯。我记得最严重的一次,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就把一支圆珠笔咬掉了一半的长度。于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橡胶做得狗骨头让我咬。那味道实在是太难受了,从那以后我咬笔的习惯也就改掉了。

我 发现当我教我的某个弟弟的一些东西的时候,我自己学到的更多,也更容易记得住。于是我就教一个弟弟数学,教另一个弟弟音乐。我的音乐其实也不好,在我教 弟弟之前,我一直挺讨厌音乐的。现在我却很喜欢和他一起来个二重奏。我总是在业余的时间努力的研究一种有意思的方法来教他们。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 的东西比他们从我身上学到的东西多。 也有一个例外,我曾经在两年前教一个弟弟学下象棋,可是现在他很容易就能赢我了。
我有时也会发脾 气,甚至会泪如雨下。有时候当我做不出来一个题,我就会生气地把笔扔在一边,把纸撕碎了,跑到床上生闷气。我可能很长时间不大说话,然后无缘无顾地对弟弟 们大喊大叫的。爸爸如果在身边,他会给我讲个笑话什么的,让我高兴起来。如果妈妈不忙了,她可能会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有時候我会再回去试试做那个问题, 却发现答案根本没有那么难。我还会在生气的时候在蹦床上跳上跳下的,效果很好。学习之后跟弟弟玩一会也是特别好的放松方法。我想,如果没有弟弟们,我一定会觉得很孤独。

有人说我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但是我却沒有這么肯定。我常常丢三落四的。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总是丢掉我的水壶啊,午餐盒 啊什么的。我还丢过一件全新的汗衫,结果学校给我找一件旧的,有点大,第二年穿还挺合适的。刚上高中,我又把一本图书馆的书丢了,书名叫“无穷尽处的孩子 们”。我丢过无数枝铅笔,圆珠笔,还丢过一个计算器。 甚至有一天,我把班里一个女孩的书包错拿回了家。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校长跟我谈天,他还对我的坏记性开玩笑。他给我看他写的一页日记,到今天我一直留着一 份,因为我很喜欢读这几句话。上面写道:

……Terry过去常常刚从其他的几位老师那里学了阅读和拼写的课程之后,就跑过来上数学课。他在一个个教室之间跑来跑去的,经常在每处都落下点什么东西。一天他跑过来,两手空空的。 这回可是丢了不少。这孩子几乎要哭出来了:“我什么东西都找不着!”
有多少东西我搞不清在哪里,这个问题恐怕我是搞不清了。 但是我却在学校的操场上发现过几次零钱。我算了算,这样差不多攒了一美元。唉,那也不够补偿我丢的东西啊!

有时候我把衣服前后或者里外的穿反。我其实不那么在乎,比如毛衣,毛线的那一面穿在里边反而暖和一些。可是有时候我还会一只脚穿着袜子,另一只脚光着,这回我可找不到借口了。今天我看起来还不错,那是因为出门前妈妈帮我整理了。

高 中的第一年我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老师,她教我“普通常识”的课程(陶先生注:这是澳洲一般中学低班(中一年级)的课程, 什么都学, 一般內容都很活泼 (innovative), 不是死板.  至于教得好不好, 就要看老师的材料了)。 她建议我写日记,并把自己的一些主意记下来。 有几次我抱怨生活不容易:我总得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跑来跑去,人们总是期待我知道这个知道那个。甚至我的弟弟还在我的东西上乱涂乱画。她跟我说,澳大 利亚的请前总统Malcolm Fraser先生曾经说过,“人生原本不易” 。她教导我,人们都会在生活的某些方面获得某种成功,但更多的却是被困恼和失败的情绪围绕。但是,我们应当多想些乐观的方面,把那些挫折看做是给自己上了 一课。它们会给我们对未来增添些希望。这些就是我从那无数长者身上学的东西。也许我被一些老师们评价为聪明的孩子,可是我想要像在座的每一位一样的有智 慧, 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谢谢。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小孩小贴士
您知道吗?不需要删除博客
即可让写的东西完全属于自己!
在“编辑”博客的时候,在“隐私设置”
选择“仅自己可见”即可!
本帖最后由 华仁 于 2013-7-31 22:59 编辑

Liuxiaochuan翻译了陶哲轩的一篇有257个评论的博客:
http://liuxiaochuan.wordpress.com/2008/03/30/%E5%81%9A%E6%95%B0%E5%AD%A6%E4%B8%80%E5%AE%9A%E8%A6%81%E6%98%AF%E5%A4%A9%E6%89%8D%E5%90%97%EF%BC%9F-%EF%BC%88%E8%AF%91%E8%87%AA-%E9%99%B6%E5%93%B2%E8%BD%A9-%E5%8D%9A%E5%AE%A2%EF%BC%89/

               做数学一定要是天才吗? (译自 陶哲轩 博客)                                                                                                        
做数学一定要是天才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大写的:!为了达到对数学有一个良好的,有意义的贡献的目的,人们必须要刻苦努力;学好自己的领域,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工具;多问问题;多与其他数学工作者交流;要对数学有个宏观的把握。当然,一定水平的才智,耐心的要求,以及心智上的成熟性是必须的。但是,数学工作者绝不需要什么神奇的“天才”的基因,什么天生的洞察能力;不需要什么超自然的能力使自己总有灵感去出人意料的解决难题。

大众对数学家的形象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这些人似乎都使孤单离群的(甚至有一点疯癫)天才。他们不去关注其他同行的工作,不按常规的方式思考。他们总是能够获得无法解释的灵感(或者经过痛苦的挣扎之后突然获得),然后在所有的专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在某个重大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的进展。这样浪漫的形象真够吸引人的,可是至少在现代数学学科中,这样的人或事是基本没有的。在数学中,我们的确有很多惊人的结论,深刻的定理,但是那都是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积累,在很多优秀的或者伟大的数学家的努力之下一点一点得到的。每次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理解加深的确都很不平凡,有些甚至是非常的出人意料。但尽管如此,这些成就也无不例外的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并不是全新的。(例如,Wiles 解决费马最后定理的工作,或者Perelman 解决庞加莱猜想的工作。)

今天的数学就是这样:一些直觉,大量文献,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在大量连续不断的刻苦的工作中慢慢的积累,缓缓的进展。事实上,我甚至觉得现实中的情况比前述浪漫的假说更令我满足,尽管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也曾经以为数学的发展主要是靠少数的天才和一些神秘的灵感。其实,这种“天才的神话”是有其缺陷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定期的产生灵感,甚至都不能保证每次产生的这些个灵感的正确性(如果有人宣称能够做到这些,我建议要持怀疑态度)。相信灵感还会产生一些问题:一些人会过度的把自己投入到大问题中;人们本应自己的工作和所用的工具有合理的怀疑,但是上述态度却使某些人对这种怀疑渐渐丧失;还有一些人在数学上极端不自信,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当然了, 如果我们不使用“天才”这样极端的词汇,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时候,一些数学家比其他人会反应更快一些,会更有经验,会更有效率,会更仔细 ,甚至更有创造性。但是,并不是这些所谓的“最好”的数学家才应该做数学。这其实是一种关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很普遍的错误观念。有意义的数学科研的领域极其广大,决不是一些所谓的“最好”的数学家能够完成的任务,而且有的时候你所拥有的一些的想法和工具会弥补一些优秀的数学家的错误,而且这些个优秀的数学家们也会在某些数学研究过程中暴露出弱点。只要你受过教育,拥有热情,再加上些许才智,一定会有某个数学的方面会等着你做出重要的,奠基性的工作。这些也许不是数学里最光彩照人的地方,但是却是最健康的部分。往往一些现在看来枯燥无用的领域,在将来会比一些看上去很漂亮的方向更加有意义。而且,应该先在一个领域中做一些不那么光彩照人的工作,直到有机会和能力之时,再去解决那些重大的难题。看看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早期的论文,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了。

有的时候,大量的灵感和才智反而对长期的数学发展有害,试想如果在早期问题解决的太容易,一个人可能就不会刻苦努力,不会问一些“傻”的问题,不会尝试去扩展自己的领域,这样迟早造成灵感的枯竭。而且,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不大费时费力的小聪明,他就不能拥有解决真正困难的大问题所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性格。聪明才智自然重要,但是如何发展和培养显然更加的重要。

要记着,专业做数学不是一项运动比赛。做数学的目的不是得多少的分数,获得多少个奖项。做数学其实是为了理解数学,为自己,也为学生和同事,最终要为她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为了这个任务,她真的需要所有人的共同拼搏!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1 01: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陶教授来此开个人博客啊,写点“我的小时候”之类的。

点评

可惜陶教授看不懂更不会写汉字,虽然他会说粤语。据说是因为他的弟弟是自闭症的缘故。 http://baike.baidu.com/view/432426.htm 很多人问陶象国,为什么陶哲轩不会说中文。陶象国的解释是,他和妻子发现陶哲轩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 01:51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1 0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数学是“她”{:soso_e100:}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1: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丑鸭不想长大 发表于 2013-7-31 23:43
建议陶教授来此开个人博客啊,写点“我的小时候”之类的。

可惜陶教授看不懂更不会写汉字,虽然他会说粤语。据说是因为他的弟弟是自闭症的缘故。

http://baike.baidu.com/view/432426.htm
很多人问陶象国,为什么陶哲轩不会说中文。陶象国的解释是,他和妻子发现陶哲轩的二弟陶哲渊有自闭症以后,担心同时讲英文和中文不利于哲渊的成长,在家里就只说英文了。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1 01: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小孩小贴士
  亲人信息的保密功能~~~
  
  可以添加父母、朋友等信息
  添加时只需要选择“保密”
  自己可以看到所有信息
  其他人看不到“保密”信息
华仁 发表于 2013-8-1 01:51
可惜陶教授看不懂更不会写汉字,虽然他会说粤语。据说是因为他的弟弟是自闭症的缘故。

http://baike.b ...

有爱!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2: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仁 于 2013-8-1 00:45 编辑

我在读了陶哲轩的一些故事以后的感想。

首先,拼爹拼娘不是今天这个时代特有的。
陶哲轩的家庭介绍:
他的父亲陶象国(Billy Tao)和母亲梁蕙兰(Grace Tao)均毕业于香港大学。陶象国后来成了一名儿科医生。梁蕙兰是物理和数学专业的高才生,曾做过中学数学教师。1972年,夫妇俩从香港移居澳大利亚。

坛子里提到的一位养育了四位天才的妈妈苏绯云自己是化学博士,其夫君也是医生。

更不要说比尔盖茨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IBM董事,United Way International主席。

更多成功人士出身优良家庭的例子不胜枚举。

那么我的结论是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努力,嗯,最好是在生孩子之前就努力。

第二,在教育孩子的任务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
从一些已有的报道中可以看出,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对教育孩子非常有心得。

另外,也有一位培育了六个杰出儿女的蔡笑晚先生更是把“父亲”这一角色当作自己的事业。有的人笑他的方法老土,但是我认为也是有可借鉴之处的。而且,她的女儿蔡天西28岁即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女副教授,长子蔡天文曾于2008年获世界统计学“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次子蔡天武曾任高盛副总裁,都不是一般的成就。

还有一位20岁即成为MIT最年轻的教授,也是少年天才Erik Demaine乃由其单身父亲homeschool培养而成。

嗯,或许老卡尔威特也可以成为我这个观点的佐证。

各位妈妈有觉得孩子爸不给力的,我想他们或许是不了解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教育中所拥有的巨大能量。我们应该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点,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点我不展开来讲。

还有很多感想,先写这么多。请大家砸砖的砸砖,举手的举手,希望能碰撞出一些思想的火花。



点评

支持: 5.0
支持: 5
又学习了!  发表于 2013-8-1 09:10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1 02: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仁 发表于 2013-8-1 01:51
可惜陶教授看不懂更不会写汉字,虽然他会说粤语。据说是因为他的弟弟是自闭症的缘故。

http://baike.b ...

自闭症和天才兄弟,感慨和唏嘘呀,做父母的太不容易。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1 03: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仁 发表于 2013-8-1 02:29
我在读了陶哲轩的一些故事以后的感想。

首先,拼爹拼娘不是今天这个时代特有的。

老蔡家的看过的,有两点印象深刻,几个孩子吃海鲜比一般人多(虽然受那个年代经济条件的限制,老蔡会尽可能地不心疼地一盆一盆地买给孩子们吃),第二就是他们家旅游多,利用孩子们的假期把全国几乎都行了一遍。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1 18: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小孩小贴士
想创建秘密小天地么?
只想和本地朋友分享?
请创建一起玩吧
的地盘,做主
其实他的弟弟也是个天才,只是上天塑造了他的哥哥成为天才,只能委屈他了。呵呵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1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仁 发表于 2013-8-1 01:51
可惜陶教授看不懂更不会写汉字,虽然他会说粤语。据说是因为他的弟弟是自闭症的缘故。

http://baike.b ...

英文也可以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2 02: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有自己的博客 what's new,上面有很多想法.  最近张益唐老师在孪生素数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这个人可以搜搜看,很传奇的),陶教授先是忙着吃透张老师的论文,接着忙着修补这个工作(和很多人一起)。

http://michaelnielsen.org/polyma ... gaps_between_primes

点评

陶研究的领域挺广的,据说他对他博客里的评论有问必答,很难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 02:47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发表于 2013-8-2 02: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小孩小贴士
您知道吗?不需要删除博客
即可让写的东西完全属于自己!
在“编辑”博客的时候,在“隐私设置”
选择“仅自己可见”即可!
他的简历有意思,2000同时assistant professor and full professor,不知UCLA怎么评职称的。

点评

我想那个可能就是所谓破格吧,因为其文章数量、质量、获奖或者影响力等。 如同Erik Demaine20岁就成为MIT正教授一样,我似乎没有看到他成为assistant professor的记录。而且他去MIT之前还提了个条件,就是MIT也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 02:51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0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yuan 发表于 2013-8-2 00:02
他有自己的博客 what's new,上面有很多想法.  最近张益唐老师在孪生素数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这个人可以搜 ...

陶研究的领域挺广的,据说他对他博客里的评论有问必答,很难得。
写点什么呗,写什么华人小孩都喜欢。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免责声明|帖子列表|SITEMAP|HuarenKids

GMT-5, 2024-12-22 16:19

Powered by Discuz!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