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8|||
1、美术作品是折射幼儿心理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儿童画了解孩子的性格,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创造力。
2、孩子选用的色彩往往会表现出潜意识中的情感状态。孩子情绪不好时常常会使用黑、蓝、棕、土黄等暗淡且深重的颜色描绘图画,成人应对那些偏爱某种颜色,特别是偏爱紫色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注。但是孩子的色彩表达和对颜色的偏好,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成人在分析孩子的画时,除了关注色彩和内容,还要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来理解幼儿的心思,避免因主观片面而造成误解。
3、幼儿不仅能会画自己看到和联想到的内容,他们还能够通过线条和色彩表达出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4、让幼儿临摹名家作品会使孩子的一树天赋收到压抑,既限制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让孩子背上学习技艺的沉重包袱。过早的向孩子讲授专业绘画技能,让孩子按照还不能理解的“知识”去画,结果只能是束缚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
5、孩子的绘画能力分期:(1)涂鸦期1~3.5岁,此期又有三个进程——无意识的涂鸦、有控制的涂鸦、为乱线命名或完成命题涂鸦。(2)象征期3.5~5岁:此期最突出特点是一形多意。(3)形象期5~8岁
6、心智的发展是学前期幼儿美术能力增长的主要原因。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接纳孩子,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绘画环境和机会,顺应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因势利导并给与孩子适宜的指导,孩子的美术表现力就一定能逐渐得到提升。
7、儿童非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但鼓励不等于凡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想画就画,不想画就匆匆结束,不认真或总是半途而废。孩子在进行美术创造时,总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孩子正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困难一旦被克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获得新的发展。
8、十个调动孩子画画积极性的亲子绘画妙招:(1)环境创设,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2)肯定和鼓励。(3)引导孩子讲画,一起和孩子进行天马行空的想像。(4)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引导。(5)切忌手把手教孩子画画!(6)做手工。(7)和孩子一起观察生活。(8)让孩子能够获得家人以外的赞美。(9)一起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10)婉拒孩子帮其完成绘画作品。
9、儿童美术活动与心理发展指标
心理发展指标 | 发展特点 | 促进策略 | |
动作发展正常 | 小班 | 只能通过大臂肩肘带动手臂肌肉使用画笔,使画面线条混乱,没有方向感。涂鸦依次经历凌乱的线、封闭的线、同心圆和不规则的圆形。基本上用大动作如撕、扯、拽、揪来处理纸张 | 设置涂鸦墙、涂鸦箱、涂鸦桌等,开展各种涂鸦活动,并提供揉纸、撕纸等活动,开展各种适合涂鸦期的有趣的美术游戏。 |
中班 | 小臂带动手腕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能有控制的画出几何形状,使用剪刀时大拇指和其余四指配合操作不协调,剪出的线条较短、不光滑。 | 提供毛笔、签字笔、彩纸撕贴、橡皮泥、树枝等丰富的材料引导孩子创作;提供纸盒、瓶盖、小棍等安全又卫生的废旧材料引导幼儿用拼摆、粘贴等方法制作。 | |
大班 | 能控制笔下的线条和形状,能用剪刀剪出直线、曲线、圆形,但不能剪出物体精细的边缘。 | 设计适宜的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引导幼儿探索;鼓励幼儿在写生和线描活动中发现事物特征并描画细节;开展编织、缝纫、刺绣等有挑战性的精细动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胶条、打孔器、订书器、转笔刀等进行操作练习。 | |
认知发展正常 | 涂鸦期 | 从开始无意识的涂鸦到根据自己的经验为画出的线条命名同时能画出封闭的圆并根据这些图形展开丰富的联想。 | 1、在多感官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2、在回忆情境中丰富画面 3、在阅读中创造想象 4、在肢体动作中发现特征 5、在生活中积累经验 |
象征期 | 能够凭借对物体的直观印象描,绘出大致形态,但常常会遗漏或错画某些部分,画面内容表现单一、构图随意,辨色能力有所发展但还不能清晰的分辨相近的颜色,因此经常会选择鲜艳浓烈的、对比强烈的色彩。 | ||
形象期 | 认知能力飞跃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够在绘画之前构思,能生动的讲出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能够掌握突出主题式、对称式、并列式等构图方式;能够描绘出事物的细节。 | ||
情绪积极向上 | 1、幼儿用色彩表达强烈的情绪情感:很多孩子选用明亮的色彩表现愉快的情绪,选用慎重的色彩表现坏情绪,但不是绝对,成人还要根据客观情况仔细辨别。 2、幼儿表达情绪情感鲜明、外显:很多儿童作品中的人物情绪往往和幼儿自身情绪一致。 | 1、在“发泄墙”上宣泄情感 2、在“心情墙”上表达情绪 3、在“彩色成长画册”中记录成长 4、在专项活动中转移焦虑 | |
人际关系融洽 | 通过“房树人”绘画活动分析评估幼儿人际发展状态,即要求孩子用铅笔或者彩笔在特定大小的纸张上描绘有房屋、树木、人物的作品,绘画中的房屋、树木和人物都有不同的象征含义,是儿童潜意识的呈现。从孩子“房树人”作品中,成人可以看到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两个层次: 1、来自家庭的人际模式:焦虑-依赖型、封闭-退缩型、对抗-攻击型 2、同伴关系:如果幼儿在5岁时还没有稳定且要好的朋友,不能与家人以外的社会成员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这将对其日后的人际交往产生障碍。 | 1、在“画画说说”中连接亲情 2、在“玩玩乐乐”中增进友谊 3、在宣传展示的活动中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4、学会移情 | |
性格特征良好 | 1、发展均衡型:画面规整、干净,线条平直细致,画面结构完整、色彩鲜艳,表现内容丰富。但也会因为思想的束缚而缺乏一定得想象力和表现力。 2、外向活泼型:喜欢用多种色彩绘画,笔下线条流畅平滑,所表达的画面形象清晰、完成且内容丰富。孩子在美术创造中喜欢与他人交流或边画边自言自语。 3、冲动型:画面充实,线条刚直有力,色彩鲜艳,涂色不均匀,易出轮廓线,主体形象大,线与线连接不平滑、不细致。 | 1、宣泄性色彩游戏让孩子更勇敢 2、线描画让孩子变得细心 3、探索性手工让孩子更有爱心 4、联想添画让孩子减少依赖 | |
没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 “画树测验”:要求儿童在三张纸上分别画三棵树——“随意画一棵树”“随意画一棵不同的树”“随意画一棵想象而成、现实中不存在的树”。第一幅树代表儿童在陌生环境中或者人机互动中刻意表现出的自我状态,表示人际防御和掩饰;第二幅代表儿童放下防御,对自己的判断;第三幅代表绘画者潜意识中的自我形态,特别奇异的树木可能代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儿童画中,三种树木风格、内容和差异越大,代表幼儿内心的冲突、矛盾和对立越明显,心理健康程度越低;三种树木风格越接近,则幼儿心理健康程度越高。 |
10、孩子绘画的“最佳时间”:幼儿的记忆模式以“短时记忆”为主,刚发生的事情,成人如果不帮孩子随手记录下来,便很难再回忆起事情的始末。
11、帮助孩子克服绘画障碍
常见问题 | 原因 | 策略 |
“我不会画” | 1、胆怯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鼓励在鼓励。 2、自尊心强的孩子:不要不断地催促,尽量让孩子表现自己擅长的主题,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和独处的空间,减少干扰,支持孩子创作。 3、思维活跃的孩子:多帮助孩子做物像的分析。 | |
“我画错了” | 1、成人评价的负面影响 2、追求完美 3、缺乏自信 4、一时冲动 5、心手不一 | 1、引导幼儿借机发挥、学会变通 2、引导幼儿“变错为宝” 3、内容联想法 4、位置联想法 |
“我画完了” | 1、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 2、缺乏运用符号概括事物的能力 3、短时记忆 4、缺少成人指导 | 1、借助生活和游戏丰富幼儿认知 2、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美术技能,提高幼儿美术表现力 3、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语言 |
缺少主题和层次 | 1、心智发展尚未健全,不能完全把握空间概念 2、短时记忆占据优势,构思的稳定性差 3、缺乏表达故事情节的技巧 | 1、选择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可突出表现的美术主题 2、引导幼儿掌握连环画式的创作方式 3、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适宜的引导 |
模仿和千篇一律 | 1、缺乏生活经验 2、缺乏正面强化 3、盲目信赖经常受表扬的同伴而模仿 4、胆小谨慎 5、思维惰性 | 1、积累生活经验 2、变换位置和视角 3、成人的积极评价 4、调动孩子的思维 |
Powered by Discuz!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